回头看古巴经营迈阿密半个世纪
到2025年,古巴成功经营迈阿密半个世纪,迈阿密因古巴移民裂变为大城市,富裕大城市,说明古巴经营迈阿密政策取得了成功。若还有国家继续经营美国城市,以“半个世纪大获成功”计,不出二百年,美国富裕城市更多,自然化解目前美国种种恶劣问题,修正美国形象,可以喊美国成为美丽风景线。有二份资料,可以参阅。
一
应润尽润
卡斯特罗的无限制移民,为何能撕毁美国虚伪面纱?
“迈阿密不养闲人”
1987年11月23日,亚特兰大重犯监狱燃起大火,滚滚黑烟直冲云端。在浓烟的下方,是1400个面目狰狞的古巴囚犯,和近百名陷入绝望的狱警、医生。就在几小时前,囚犯们还在安静地缝制床垫,可就在狱警放松警惕的一刹那,成群的囚犯扑倒了几个落单的狱警,并点燃大火,掀起暴乱。此时在电视直播中目睹古巴移民暴行的那些美国人,尤其是迈阿密一带的美国白人,追悔莫及。因为就在几年前,正是他们自己,从古巴政府的手中抢来了这份“大礼”
古巴移民潮
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的古巴,暗流涌动,在连续爆发猪湾事件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,越来越多的古巴人,希望逃离这个身处冷战前线的国家。而古巴人的首选移民目的地,自然是一衣带水的美国,从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到古巴革命政权建立,美国一直牢牢掌控着这个加勒比岛国。1959年是古巴革命者彻底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第一年,也是古巴移民潮开启的第一年,当年共有26527人从古巴跑到了美国。最开始的移民以前政府官员居多,后来随着土地改革的深入,地主阶级也加入了移民大军,然后是医生、律师、工程师和神职人员。1960年,移民数量有增无减,这一年共有60224人从古巴前往美国。而美古两国政府之间持续紧张的关系,也让越来越多的古巴人追随移民者的脚步。古巴革命后的短短4年时间,20多万古巴人涌入美国,这一数量占到当时人口仅700万的古巴的3%以上。这些古巴移民中的绝大多数,定居在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上的迈阿密。随着古巴人越来越多,迈阿密人也一天天焦虑起来,他们纷纷通告美国政府,要求阻止古巴人“入侵”他们的家园。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,美国政府反而想利用古巴移民完成一些政治目标,这二十万古巴人,只是古巴移民的序幕而已。
美国的阳谋
在古巴的社会观念中,只要在古巴出生、或是父母中有一方是古巴人,那么此人就是古巴人,但古巴革命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。如果没有得到特别许可,古巴人离开古巴60天后,就会被剥夺公民权利。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制度却带来了一个不好的后果,古巴在六十年代初每年流失的人口接近总人口的1%,这些人还都有着身份地位,同时也是各行业的精英。回过神来的革命政府为了把人才留下,他们开始对国民出境实施了严格的限制,想要合法离境需要事先申办出境许可证,离镜时携带的钱不得超过5美元,生活用品不得超过一个手提箱。在新一轮的严防死守下,1964年移民美国的古巴人数量骤降到了1.5万人,第一波古巴移民潮戛然而止。这种状况让古巴政府和迈阿密人都松了一口气,但令人意外的是,美国政府对此非常不满。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生前就曾表示,吸引移民是展现资本主义制度“优越性”的方式。
早在50年代初,美国就出台过一部《难民救济法》,把所有从敌对阵营逃到美国的人全都视为政治难民,允许他们在美国长期居留。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时,美国政府就一边与古巴革命政府接触,一边为古巴移民提供救助,并偷偷编练了一支由年轻移民组成的反革命军队。肯尼迪时代的美古关系虽然急转直下,但偷渡到美国的古巴人,可以以“地下组织成员”或儿童的身份获得签证。肯尼迪还专门为古巴移民批下了400万美元,用于改善生活,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,本应该负责打击非法移民的海岸警卫队和移民局,在当时还要在海岸线上协助这些偷渡客登岸。依据肯尼迪政府颁布的《移民与难民援助法案》,航空公司可以将没有签证的古巴人运进美国。
古巴人在进入美国后可以享受美国的医疗,天主教福利局和国际救援委员会等非政府机构,可以代替政府向他们发放免签签证。而古巴移民中的那些医生和律师,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培训测试,就可以获得美国的从业执照。这些在今天看来令人瞠目结舌的优待政策,其目的,就是想通过古巴移民来展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。在大量接收移民的同时,肯尼迪政府还对古巴政府展开了直接的打击。在肯尼迪遇刺之前,他已经将西方的主要工业国全都拉进了制裁古巴的阵营。而在美国的大本营美洲,只剩下智利、乌拉圭、玻利维亚、墨西哥四国还没有与古巴断绝往来。在古巴赖以为生的出口贸易遭到了致命打击之后,美国政府又将古巴经济恶化的原因,归咎于“卡斯特罗及其追随者组成的小集团”的决策,在古巴内外营造政府失职的舆论环境。这一套组合拳的结果,就是两年制裁之后,古巴政府连剩下的国民也养不起了。美国政府营造的内外反差让古巴人对卡斯特罗政府失望透顶,他们开始团结起来,反对古巴政府的“闭关锁国”政策。
1965年9月28日,卡斯特罗迫于压力打开国门,宣布允许国民自由移民,而那些在美国有亲人的古巴人,可以到马坦萨斯省的卡马里奥卡港接走他们。看到古巴政府不得不打开国门,白宫认定他们的组合拳奏了效,越来越多的古巴移民将会证明古巴革命政府的许诺只不过是“谎言”。就在卡斯特罗开关的5天以后,时任总统林登·约翰逊演了一出大戏,他特意跑到自由女神像脚下宣布了《移民和国籍修正法案》,怂恿古巴人移民美国。11月6日,美古两国签署《谅解备忘录》,约定开通古巴瓦拉迪罗飞往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航班,每周运行5天,每天开放2架次,专门用于服务前往美国的古巴移民。因有航线加持,这波始于1965年的移民浪潮被称为“自由航线移民潮”,自美古两国就移民问题达成默契后,平均每年有5万人移民美国,截止到1973年4月航班中断,古巴在本轮移民潮中流失的人口超30万,这批移民甚至包括了卡斯特罗的妹妹。在大批古巴人来到美国之后,时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阿瑟·戈德堡,将“列宁的那句“流亡的人用脚表决””加以曲解,并套到了古巴人身上:“人们最终抛弃共产主义的表现是用脚来表态。”
美国想通过古巴人大批量前往美国,去证明资本主义相对于共产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,然而我们暂且不讨论美国的吸引力来源,究竟是其制度优势,还是冠绝全球的人均资源,在越来越多的古巴人来到美国之后,移民带来的反噬,即将成为美国政府不得不吞下的恶果。
应润尽润
在前两次移民浪潮中,实际上存在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虽然每年移民美国的古巴人多如过江之鲫,然而古巴内部却依然稳定,卡斯特罗政府也并没有倒台的迹象。为何如此?因为古巴人移民美国的动机,完全不是出于对美国制度的认同,而是单纯的想去海的对岸,享受比古巴多得多的人均资源。而随着古巴总人口数量的停滞不前,留下来的古巴人,也可以在发展中分享更多红利,他们反过来又会继续支持卡斯特罗政府的政策。当大多数旁观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时,古巴汹涌的移民浪潮确实能让他们认为是资本主义吸引了古巴人,然而事情的本质,决定了美国最终要自掏腰包,来为这群古巴来的穷人买单。甚至美国为穷人买单的行为,还帮助了他的对手古巴更好的稳定国内局势,事实上正是因为美国在冷战后期大量接收古巴移民,才让古巴在全球人口爆炸的背景下控制住了人口涨幅,自1960年至今,古巴总人口的增长幅度仅51%。同动辄200%涨幅的中东国家相比,正是人口规模的稳定,让古巴免于出现日后阿拉伯之春那样的全面崩溃。早在七十年代初,回过味来的美国政府就意识到,无底线地吸引古巴移民。长期来看是一件稳赔不赚的生意,为此,他们停掉了美古之间的航班,移民浪潮戛然而止。
但随着1976年,“老好人”卡特赢得了美国大选,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的美国,又不得不开始寻求古巴的支持。卡特上任后就对古巴释放了和解的信号,经过几次互相试探,美国政府解除了对古巴的贸易禁运,古巴政府也从1978年12月开始允许古巴移民回国探亲,并在古巴国内停留一周时间。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,这场几十万移民参与的探亲风波,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。在几年的美国生活之后,古巴移民借着美国这个平台,赚到了古巴人难以企及的财富。他们在获准归国探亲之后,一下飞机就扫空了各地的国营商店。将那些便宜的冰箱、风扇、缝纫机统统打包拿下,而这些“大件”在本土的古巴人眼中,每一件都是需要攒钱加排队,才能获得的稀罕玩意儿。古巴人对这些出手阔绰的亲戚羡慕极了,他们坚信美国不是宣传中的那个邪恶国家,移民确实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。屋漏偏逢连夜雨,1979年到1980年,蔗糖价格下降,烟草和鱼类产量萎缩,古巴经济瞬间缩水5%,失业和通货膨胀再次向古巴人袭来。
奇怪的是,不管是古巴人对美国的向往,还是古巴走入困境的经济,卡斯特罗都心知肚明,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。于是自1980年伊始,骚动不安的古巴人开始向秘鲁、委内瑞拉等邻国驻古巴使馆寻求庇护,希望先转道这些国家,然后借机润进美国。在被富裕的亲戚深深刺激到之后,许多古巴人变得极端起来,当年3月28日,6个古巴人为了曲线“润美”,合伙抢了一辆公交车,并驾车直接碾过了一名古巴士兵,撞开了秘鲁使馆的大门。得知此事后,古巴政府要求秘鲁交出罪犯,可是在闻讯而来的美国媒体的报道中,这6个人已经成了向往美国的“民主斗士”。在美国的影响下,秘鲁政府不顾古巴政府的抗议,拒绝将他们送回古巴。冲击使馆事件就像摧毁堤坝的第一道裂缝,成千上万的人群涌向各国使馆,随时准备冲破古巴军队的封锁,奔向他们心中的“理想国”。
然而面对希望离开的国民,卡斯特罗完全没有阻挡的意思,4月4日,卡斯特罗发表声明称“古巴不需要罪犯”,并将执行封锁的古巴士兵尽数撤离,还代表古巴政府声明,想要离开古巴的人可以到秘鲁使馆申请移民。在古巴政府表态了之后,短短几天时间,申请移民的人数就达到了10800人,秘鲁政府对突如其来的移民潮吓坏了,他们立即开始求助美洲兄弟。经过紧急协商,秘鲁接收了1000多人,哥斯达黎加、厄瓜多尔、法国、西班牙等7个拉美和欧洲国家接收了2500人。而古巴人心目中的“地上天国”美国,自然要负责大头,协商之后,美国政府接下了6500名古巴移民,但这6500人,依然只是这波移民潮的开始。第一批移民尘埃落定之后,卡斯特罗一不做二不休,4月21日,古巴政府宣布再次开放马里埃尔港,允许古巴人直接前往美国。而已经被架上道德高地的美国,自然没有理由拒绝古巴人的到来,移民开放当天,第一批40人就成功在佛罗里达半岛登岸。随后无数艘帆船、打渔船、捕虾船开启了从马里埃尔港到迈阿密的单程航行,场面有如蚂蚁行军。这时候的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大事不妙,但为避免人设崩塌,美国总统卡特还是表示将“敞开胸膛,张开臂膀”迎接古巴难民。
既然两国政府都支持古巴人向美国移民,那古巴人自然也要“应润尽润”,短短一个月内,7.5万名古巴人跑路美国,比以往移民潮中一年的数量还要多。因为移民们的主要出发点是马里埃尔港,这次移民潮在后来被称为“马里埃尔移民潮”。看到海上黑压压的移民,美国人在感到头疼之余,还是决定热情接纳他们。但没过多久,他们就发现,这波移民,同之前的大不一样。
垃圾场
六十年代的第一批古巴移民,大多是真正的政治犯与前政府精英,而七十年代的第二批古巴移民虽然平民的比重大了很多,但多数也是接受过教育的古巴中产阶级。这些人好歹有一套自己的行事规则,虽然客观上抢占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,但对于美国社会的建设,也是有一定作用。然而在“马里埃尔移民潮”中,因为美古两国政府对移民过于宽容,大量古巴底层的社会渣滓与生活不如意者,都将移民美国,当做了一次翻盘的机会。
为了减少古巴政府的负担,卡斯特罗还在暗中开放了古巴的监狱与精神病院,将大量存在问题的人,统统打包塞进了移民美国的船只上。于是我们看到,在古巴移民进入美国之后,为了趁乱获取更多的机会,营地里的移民宣称自己遭到了监禁,当年共有三座营地发生了暴动。在骚乱最严重的查菲堡,上千名移民上演了一次“大起义”,当地两栋建筑被他们纵火烧毁,15名警察在冲突中受伤。周围居民战战兢兢地组织了安全委员会,好像他们才是被困住的一方。如果仅仅是对美国人的救助方式产生了误解,那倒还有的解释,可新移民的其他行为表明,他们单纯就是来闹事投机的。移民潮到来的前两个月,迈阿密就发生了9起恶性劫持事件,当年迈阿密的犯罪事件飙升了66%,而有三分之一的谋杀案,都是古巴的新移民所为,美国司法机构把罪犯投进拘留中心,紧接着他们又在拘留中心里发起了暴动。起初美国媒体为了替马里埃尔难民博取同情,宣称他们当中有2万人是同性恋,受到了古巴政府的虐待。然而在美国政府甄别之后,他们发现前后十几万移民中根本没有同性恋,强奸犯倒是一抓一大把。察觉到来者不善之后,美国人对全部移民的身份都做了紧急甄别,马里埃尔难民中至少有2.6万人在古巴有犯罪记录,其中5000人逃离古巴前还在服刑。
更让美国人绝望的是,马里埃尔难民潮中还有大批精神病人,这些人犯起浑来比罪犯还要凶恶,而事后还不能以正常的司法手段处置他们。美国政府在当年8月20日的一份备忘录中提到:“我们已经确认了1700名罪犯和1500名精神错乱的人,我们希望他们返回古巴。”罪犯和精神病人的具体数量无人知晓,数据最高的调查显示,他们在马里埃尔难民中的比例高达46%。实际上在移民中掺杂罪犯与精神病患者,就是卡斯特罗的一出计谋,既然你美国标榜自己制度优越,那我就把你美国当垃圾场,把这些不稳定因素打包送到你美国。如果美国能成功改造这些人,那证明你制度确实优越,古巴输也输的心服口服,然而事实证明,美国所谓的制度优势并不能感化这些败类。但是在摆脱了这些人的困扰之后,古巴在此后的几年里倒是经济稳定发展,社会治安改善。在被移民霍霍了之后,美国人痛定思痛,是时候从道德高地中下来了。
离开高地
在古巴罪犯潮席卷佛罗里达、阿肯色等多个州后,卡特政府的应对政策才姗姗来迟。最开始卡特还想忍一忍,他不想被扣上阻碍古巴人奔向民主的大帽子,只是给580艘难民船定了个1200美元的罚款,并且这笔罚款也没有真正执行。随着美国民众对政府不作为的指责,卡特政府终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。他们宣布取消古巴人的难民待遇,又拉着美洲和欧洲国家商讨解决难民问题的对策。然而美洲国家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一清二楚,他们根本不想当古巴的垃圾场,而古巴还指望着美国能接收更多的“垃圾人”,对美国试图退缩,不是抨击就是抵制,结果“老好人”卡特,混了个里外不是人。
意识到没人愿意配合之后,美国政府也不想再当冤大头了,会议无果之后,海岸警卫队的职责又从协助政治难民,变成了打击非法移民。为了阻止卡斯特罗“倒垃圾”,卡特政府从全国各地向佛罗里达半岛增派了9架飞机、6艘快艇、6艘工作艇和400名军人。从5月16日行动开始,海岸警卫队在两天时间里拦截到了97艘移民船,但他们拦下来的船,在整个移民大军中也不过是九牛一毛。
马里埃尔难民潮最后结束的原因,也不是美国政府的政策生效,而是因为想逃出古巴的人已经走完了。1980年8月,前往美国的古巴人减少到了两位数,看到古巴人已经“应润尽润”了之后,卡斯特罗也装模作样地配合美国人,关闭了马里埃尔港。最终,卡特背着“最差劲总统”的骂名输掉了大选,继任者里根最初对古巴态度蛮横,但率先向里根施压的反而是美国国内政客。包括肯尼迪的弟弟爱德华·肯尼迪、民权运动领袖杰西·杰克逊等大人物。为了让古巴把那些罪犯与精神病人接回去,在国内政客的压力下,里根开始缓和与古巴的矛盾,以寻求谈判解决移民问题。双方在1984年底第一次达成协议,规定古巴每年可以有2500人访问美国,而古巴政府,则要接回那些在美国兴风作浪的罪犯和精神病人。虽然卡斯特罗答应了美国的要求,但协议达成后,美国国内的古巴移民不干了,他们组建了一个名为“马蒂”的电台对着美古两国政府左右开弓。马蒂电台的声音传到古巴后,卡斯特罗表示美国对古巴的恶意有增无减,于是又顺带中止了移民协议。
协议中止后美国政府又四处求爷爷告奶奶,直到1987年11月20日,古巴政府才答应重启移民协议。这一回的合作倒是没受到马蒂电台的影响,因为还没等他们出手,关押在美国监狱里的古巴罪犯就疯了。这群罪犯是美国政府最想赶走的人,11月21日,奥克代尔的一千多古巴罪犯趁看守换班的间隙发起暴动,将28名工作人员扣为人质,这场暴动共造成46人死伤。两天后亚特兰大重犯监狱的1400个古巴罪犯如法炮制,扣押了90多名美国人,30多人在冲突中死伤。亚特兰大监狱暴动后美国军警无计可施,只好找来司法部代表与罪犯谈判,8天以后谈判代表得到了罪犯不伤害人质的承诺,代价是美国不得惩罚和遣返罪犯。几次监狱暴动后,美国就是跟古巴政府达成协议也赶不走这群古巴人了。
经过60年代到80年代的三次移民潮,拉丁裔人口在迈阿密的比例在1983年上升到了60%。这座往日的“美洲首都”变成了“古巴飞地”。与此同时,当地的白人比例却从1961年的81%下降到了不足20%。并且大量白人仍在逃离迈阿密。从此以后迈阿密成了美国的犯罪天堂,纽约、波士顿等大量古巴人涌入的城市同样深受其害。
美国人最终为政治正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冷战结束之后,美国认为再在古巴移民问题上扭捏已无任何价值,于是在1995年修改了移民法,彻底关上了古巴人轻松前往美国的大门。然而在被古巴人一阵霍霍之后,佛罗里达地区已经彻底变了样子,如今的迈阿密,已经成为了不养闲人之地。而本应该被证明为失败国家的古巴,却依然屹立在美国的后花园,成为见证过冷战时代的、西半球最后的红色国家。
二
1980年
古巴对美国的报复,将15万罪犯、精神病和黑帮移民美国,对美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?1980年,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为了报复美国的制裁,放开了对马列尔港的出口控制。这一下就让古巴的难民开始疯狂偷渡到美国的佛罗里达,其中绝大部分是死刑犯、精神病、流氓、妓女。一时间,古巴的精神病院和监狱瞬间被清空,而美国这下就坐不住了。那么,这些人对佛罗里达究竟造成了什么影响?美国又是如何处理这个大烂摊子的?
马列尔偷渡事件
要说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最为满意的一场报复,当属这场震惊世界的“马列尔偷渡事件”。当时,由于意识形态不同,美国每天怒批古巴,说卡斯特罗让古巴人“民不聊生”,他们是在古巴一通乱搞。如果可以的话,应该让古巴人民来美国,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自由和平等。
卡斯特罗听到后一下就乐了,正愁矛盾解决不了呢,美国就自己送上门来了。1980年4月底,卡斯特罗直接宣布,如果有任何人想离开古巴,是任何人,都可以在哈瓦那附近的马列尔港移民前往国外。也就是说,卡斯特罗的这个操作,相当于允许古巴一切人移民到美国。其实,古巴早有此意,因为国内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解的地步,再这样下去,古巴迟早会遭到严重的冲击。既然美国来犯这个贱,卡斯特罗也不客气,美国既然喜欢装大尾巴狼,那就让他们看看这些难民的威力。
当时,美国正处在黄金年代,是全世界最最发达的国家,以及人民生活最幸福的国家,没有之一。卡斯特罗的这一消息一发布,美国还以为捡到了宝,直接发布了《古巴特殊法》,古巴人民只要移民到美国,登上美国的土地就可以直接落户。
卡斯特罗也曾经心有侥幸,认为古巴人民的归属感会很强。但他看到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马列尔港时,一股无名火瞬间窜了出来。但是,转念一想,卡斯特罗瞬间顿悟了,他直接把全国的罪犯全部特赦,随后又放出了精神病院的病人。这下马列尔港更热闹了,什么杀人犯、精神病、政治犯、妓女等,全部开始乘船前往美国。美国人都傻了,说好的古巴技术人才呢?说好的热情古巴人民呢?感情这是把美国当成流放犯人的地方了?但牛都吹出去了,美国当局也只好对这些古巴来的小可爱表示欢迎。不过,很快,美国就为当时的行为,给肠子都悔青了。
迈阿密的混乱
当时美国政府信誓旦旦地表示,古巴人民只要一登陆美国,就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民主。但到了美国后,迈阿密政府很快发现,这来的根本就不是人,是一群恶鬼。这群人每天要吃掉近千吨大米,并且美国政府还需要安置他们。不过,最终美国政府发现,他们根本养不起这么多移民,即便是整个佛罗里达州倾尽全力,也不可能养得起15万什么都不干的废物。美国这么一想也释然了,反正这些人都是罪犯,养着他们干吗呢?于是迈阿密政府直接公然宣布,我们养不起这么多人,让这些古巴人自生自灭。随后,佛罗里达州政府用尽浑身解数,才把这些人送出了迈阿密一部分。但是,仍然有将近10万人留在了迈阿密,这些人没有什么谋生技能,所以也只能重操旧业。
一时间,迈阿密的犯罪概率暴增,街头上每天的枪声就如同交响曲一样。当时有一句调侃美国的话:“在佛罗里达,你可以不活,但不能没活儿。”在迈阿密的古巴难民,基本绝大多数都在做毒品生意的,因为不做就意味着他们要上街乞讨。他们很多人甚至连英语都不会说,为了生计只能在陌生的国土上端着冲锋枪,和警察作殊死搏斗。诚然,这些古巴难民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,但也是缺乏教育的悲剧。不过,没有金刚钻,他就不该揽瓷器活,美国的行为也算得上是啪啪打脸,一开始说自己的国家有多么自由,多么民主,结果人家来了,却让人家饿着肚子贩毒。
之后,随着迈阿密的治安越来越差,当地的美国居民也只好搬走,到了2000年,迈阿密的白人几乎所剩无几,这里剩下的全部是古巴难民以及拉丁裔难民,再加上少部分黑人。本来美国政府还想让这批难民自己消化,但难民也是人,他们也会结婚生子,美国政府这种行为又加剧了迈阿密的混乱。没了办法,佛罗里达政府只好宣布,让迈阿密的所有古巴难民儿童接受免费教育,让他们能在之后融入社会,不至于继续犯罪,恶性循环。但是,迈阿密至今依旧非常混乱,犯罪率比美国平均犯罪率高了119%,是全美国最危险的城市。但在古巴这波移民潮到来之前,迈阿密曾经是美国东南的天堂。
当时,迈阿密其实非常发达,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,迈阿密是拉美沟通美国的一个纽带,所以迈阿密的经济发展的非常不错。但一场移民潮过去后,这一切全都变了。整整15万各种罪犯涌入了迈阿密,直接将这座繁华的城市拉入了地狱。
在这之后,迈阿密彻底成了民族大熔炉中的民族大熔炉,一时间抢劫、贩毒肆意横行。但迈阿密的混乱和繁荣是并驾齐驱的,虽然迈阿密的犯罪率居高不下,但2000年,迈阿密已经被称为“中南美贸易之都”。同时,也有很多人认为,古巴的15万移民给迈阿密注入了新鲜血液,让这座城市彻底成为大城市。不过,也有很多美国人对此嗤之以鼻,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迈阿密在2009年还被评为美国最富裕的城市,以及全球第五富裕的城市,这也可以见得这座城市并非一无是处。也就是说,这15万古巴的杀人犯、妓女、精神病,竟然真的带动了迈阿密的发展,这也是迈阿密这座城市最有争议的地方。
究竟是迈阿密救活了这15万古巴难民,还是古巴难民成就了迈阿密,这个话题直到今天争议仍然非常大。究竟是橘生淮南则为橘,橘生淮北则为枳,还是迈阿密这座城市分担了这群人的麻烦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如今的美国早就不是当时的黄金年代,对于移民也只有头疼两个字。尽管如此,美国仍旧是世界上遭受非法移民最多,和接收非法移民最多的国家,美国梦这个词放在现在依旧有一定分量,迟早要被迫放下,美国手上霸权主义大棒尚未放下。 调整字体: 【大号】【中号】【小号】
|